找到相关内容104篇,用时3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慧能创立禅宗与佛教中国化

    ”[6]“忍”是忍受,忍辱。只有忍,才能达到“无生”、“无我”境界。“若修道,不见世间过;若见世间非,自非却是左”。[7]忍是要求只见己非,不见世过。慧能长期以“行者”身份从学修持。即使弘忍密授...推动佛教中国化方面的贡献,在中国古代佛教史上可谓千古一。本文拟就慧能创立禅宗与推动佛教中国化的历史作用作一论述,以讨教于方家。  一、慧能的人格特质与历史机遇  慧能俗姓卢,先世河北范阳(今涿县)...

    方立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02259159.html
  • 净通法师:观功念恩

    。   六祖慧能大师说:“若修道,不见他人过!”对于修行,遇到境界若顺若逆,都可以是成长的增上缘。这是个很高的标准,我们不容易一下子做到,但可以练习。从凡夫到成佛,总要经历一段一段颠仆、辛苦的...意味的音乐旁呢?大家猜猜会如何?它的结晶是破裂凌乱的,大概是它的心都被震碎了吧!的音声对水的影响又如何?一杯水,许多人经过时对它咒骂,结果它呈现了破碎的结晶,而另一杯水许多人经过时,对它赞美,它的...

    明一法师

    |感恩|报恩|随喜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7/08035286047.html
  • 论《六祖坛经》的人生哲学及其规实意义

    到头还自懊。   欲得见道,行正即是道。白若无道心,   暗行不见道。若修道,不见世间过;   若见他人非,自非却是左。他非我不非,   我非自有过,但自却非心,打除烦恼破。   憎爱不...顿教,   亦名大法船。迷闻经累劫,悟则刹那间。   此中所说之理,是非常易于理解而且切实可行的。“若修道,不见世间过,若见他人非,自非却是左,他非我不非,我非自有过。”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和...

    灯明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7103987811.html
  • 红楼印象之—妙玉印象

    也会发火,所以知道这点平时更要多修行,多听师傅讲经。佛法和经论是能让人开智慧的,开了智慧就有了境界,心就不会随外境而转了。不管别人怎么样,别人怎么乱,自己不要跟着,也不要去生气、指责,所谓“若修道...给我做个访谈,她笑着很爽快的应了。几天后,我拔个电话过去,姬玉说是在长沙拍戏,回北京后再跟我联系,我心下一凉,想是此事八九不成了。不想一周后的接到了姬玉的电话,说是已经回到了北京,答应了我的访谈可以...

    张 菁

    |红楼梦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5/12/1410272213.html
  • 勿说僧众之过错

    破和合僧、不说在家出家菩萨罪过、不自赞毁他、不说大妄语和小妄语,纵使“世间过”亦不说,如此才能“净化”口业,不致于堕落“无间地狱”。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亦曾云:“若修道,不见世间过,若见他人非,自非即...自由(已达泛滥地步)的台湾,初学佛之,若一时不察,很容易造下谤佛、谤法、谤僧之重罪,而本文可以给许多佛友们参考。 众所周知,学佛修道者欲证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”,须受持三聚净戒,除受持“摄善法戒”,...

    林水镇居士

    |三宝|口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7/16082210615.html
  • 净空法师关于善护口业的开示

    你修得再好,都完了。   10 六祖大师说得好,“若修道,不见他人过”。一天到晚看到别人的过失,你到底修什么?   11 你为什么会看到别人过失?自己心里有过失,才看到别人有过失。心清净没有... 喜欢批评,喜欢说别人过失,这的叫有漏,所有你所修积的功德,全都漏光了。   22 说别人过失,是最大的过失,最严重的过失。你想想为什么?从你自己本身来说,你的心不清净。   23 我们讲菩提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|口业|妄语|恶口|沟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4/10511822641.html
  • 如何能避免造口业

    大妄语和小妄语,纵使“世间过”亦不说,如此才能“净化”口业,不致于堕落“无间地狱”。禅宗六祖 惠能大师亦曾云:“若修道,不见世间过,若见他人非,自非即是左,他非我不非,我非自有过,但自却非心,打除...   众所周知,学佛修道者欲证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”,须受持三聚净戒,除受持“摄善法戒”,发愿“法门无量誓愿学”,及受持“摄众生戒”,发愿“众生无边誓愿度”之外,更应受持“摄律仪戒”,善护口业不讥他...

    果前

    |口业|三宝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8/22443128755.html
  • 僧伽是否消极者

    等于小儿才学行路,站起脚来,一定会东倒西歪,谁敢保证他们不出毛病,假使的学到无毛病时,那就成了圣人。六祖慧能大师云︰“若修道,不见世间过,若见他人非,自非却是左。”意思是说,见到他人之过,即是自己...,法喜充满。”修道之人心不贪嗜,常以禅悦法喜为食,出世间食有五种︰一、念食。修圣道之,常保持正念,心正生乐。二、法喜食。受乐佛法,资长道种,心生欢喜。三、禅悦食。因得定力,资长慧命,道品圆明,心常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82447670.html
  • 从“不立文字”说到“不离文字”

    心行处灭”“不立文字”亦非是默照禅只在禅堂里打打坐而已,行、住、坐、卧、待人接物都要做到事来则应,事去则净。时常保持一颗平静安详的心。六祖大师云:   “若修道,不见世间过。”   看一切人皆是我...,不立文字,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。”  在佛陀时代,都是以声音为佛事。所以有“引方教体,清净在音闻。”“佛以一音演说法,众生各各随类解。”佛出兴于世无非是令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知见。四十九年说法度生,...

    义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1749639.html
  • 佛教、基督宗教对生命本质和社会参与的比较思考

    完全不参与世事。佛教讲弘法利生、大慈大悲,大量的慈善事业紧随寺庙经幢。佛教讲有容乃大,“若修道,不见世间过”;不论我是你非、我正你邪;见到别人的过失,就是自己的过失;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。佛教讲四众...中的异同。  缘起的同一和终极目标的相异  各宗教虽然外在形态千差万别,但缘起、精神、目的是一致的,都是缘于人生的困惑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,着力于以人心为本解决自身存在的困境,提升生命质量以达致社会...

    李平晔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30459321.html